题姚司户万翠亭

名山绕旌川,未易千百计。
棲零点耸其西,二幕相扞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鉴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给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于。
姚君天韵奇,气慨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佯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令客时一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万翠亭的亭子及其周围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独到见解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深入浅出的分析:

地理环境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姚司户的所在地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山名,如柳山、龙山、大鳌山、石鼓山、华容山等,勾勒出一幅连绵不绝的山水画卷。这些山峰相互连绵,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万翠亭


诗人提到了万翠亭,这是一座亭子,位于这些山之间。通过描述“栋曰甘露”和“玉壶”、“凫山”等,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亭子周围的山、水等美景,透露出一种壮丽而不失柔美的自然风光。

姚司户的气质


“姚君天韵奇,气慨高一世。”这句诗赞美了姚司户独特的气质和气魄,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认为姚司户不仅有超凡的审美情趣,还有一种超越常人的高远志向。

万翠亭的特色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诗人强调了万翠亭的独特之处在于让观赏者能够尽情领略四周的山色,尤其是那翠绿的山景。诗中还提到,“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这表明万翠亭能够让观赏者全盘领略到四周秀美的景色,没有任何遗漏。

对前人的评价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诗人认为过去的人们对自然的评价并不准确,相比之下,自己所见的景色则是独一无二的。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

诗人的体验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这两句诗指出,其他地方的亭子虽然也能看到一些美景,但往往因为环境或人为因素,无法完全领略自然风光。诗人认为,万翠亭能够让人更好地体验自然之美,没有多余的干扰。

总结


“唯君别幽趣,徜徉乐清致。青山不改旧,令客时一醉。”诗人最后赞颂了姚司户的独特情趣和超脱的自然情怀,表达了对万翠亭及其周围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他相信,万翠亭的美景能够给人带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姚司户独特气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崔起之

崔起之,号桂堂。宁宗嘉定中为宣城尉(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一)。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为旌德尉(清嘉庆《旌德县志》卷九《赓崔县尉题万翠亭原韵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