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山行
忆昔当年驾海桥,海神鞭石驻奔潮。镐君未遗祖龙璧,风雨奔驰气拂霄。
赫焰拖溟垂怒翼,雄心役鬼奋长揱。万丈鱼梁成顷刻,千层鳌背许逍遥。
神山可至未遑至,湘灵鼓瑟向人招。岂意轩辕张广乐,洪波腾踔倚扶飙。
时臣不解咸池奏,误指皇英禁俗𦨣。赭尽君山终古黛,皇英不语抱琪瑶。
眼看徐市留仙药,尚遣蒙恬筑塞腰。郁郁沙丘馀臭出,凄凄骊墓壮魂凋。
长城万里今奚似,汉武唐宗落故标。千年几叹地无脉,百代安知天有骄。
胡越公然家可一,炎荒何以物难调。射工含毒沙流涧,飓母吹岚瘴宿繇。
黄金无计收燕骨,白虎翻疑窃骏镳。可怜万古鸿荒质,列缺横空左右挑。
血面高呼闻上阙,帝赐甘言问赤熛。答云此威臣尚惕,嬴政真成怒未销。
五丁顑颔辞无力,愚公相劝助昏朝。挟山超海今齐见,为谷为陵那可料。
君不见不周天柱凭首触,此石何须万斧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擘山行》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面,充满了神话和历史的混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开篇壮阔:诗的开头提到过去建海桥的故事,海神鞭石控制潮水,表现出一种壮阔的场景。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情节,表达了一种宏伟的力量和决心。
2. 历史的瞬间:接着讲到了一个未被记载的人物(镐君),与传说中的秦始皇(祖龙)的石碑相对照。这里可能暗示了一些历史事件和未被记录的传说,表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3. 自然的力量:诗人用“赫焰拖溟垂怒翼”描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仿佛天神的力量在海洋上空弥漫。这既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也是对历史人物力量的夸张描述。
4. 神话与现实:通过“万丈鱼梁成顷刻,千层鳌背许逍遥”,诗人描绘了神话中的场景,鱼梁、鳌背这些象征着神话中的奇异景象,与现实中的海和桥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奇幻色彩。
5. 未竟的探索:诗的下半部分提到湘灵鼓瑟和轩辕的音乐,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决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诗人也暗示了这些努力可能并未达到预期,增加了诗歌的复杂性。
6. 历史的起伏:通过提到沙丘的臭气和骊墓的壮魂凋零,诗人描绘了历史的起伏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这些场景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感。
7. 对比与反思:最后,通过长城和历史人物的对比,诗人反思了历史的无常和不变的自然规律。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深意,让读者思考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神话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壮阔的场景,诗歌传达了一种历史和自然交织的宏大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