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东崂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地位,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劳盛别异志图经,雄峙鳌山百里青"是说:崂山(古称劳山)的雄伟气势与众不同,在地方志和地图上都有特别记载。它像一只巨大的海龟(鳌山)巍然屹立,绵延百里的青山郁郁葱葱。这里用"鳌山"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神话色彩。
后两句"襟带黄腄表东海,天留福地慰真灵"继续描写:崂山像衣襟一样环抱着黄海海湾(黄腄),面向辽阔的东海。这是上天特意留下的风水宝地,用来抚慰那些真正有灵性的人。诗人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巧妙结合,暗示这里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精神归宿。
全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地理特征、神话传说和人文情怀三个层次。诗人用"襟带"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雄伟的山势变得亲切,又用"福地""真灵"等词赋予山水以灵性,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不仅是观赏对象,更是心灵的寄托。这种将景物人格化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