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云闲日月浮虚白,
木落山川叠碎红。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
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壮美画卷,同时暗含了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开头用宋玉(古代著名悲秋诗人)的典故,说他在秋日里高声吟诗,思绪万千。秋高气爽,整个世界都沐浴在金风(秋风)中,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秋景描写:云朵悠闲地飘着,日月仿佛浮在虚空中;树叶飘落,给山川披上红黄交错的碎衣;空旷的天空飞过雁群,宫中的更漏声显得格外悠长;河上的烟雾散去,塞外的天空更加辽阔。这些画面既有空间感(从地面到天空),又有声音(雁鸣、更漏),共同构成立体的秋日图景。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富贵人家的门前槐花飘落(缺字可能是"落"或"舞"),诗人自问何时才能像宋玉那样,通过献赋(古代文人向皇帝进献文章求赏识)遇到明君?这里用槐花象征权贵门第,与文人清冷的秋思形成对比,流露出对仕途的期待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全诗就像一部秋日纪录片,先拍广角自然风光,最后聚焦到文人特写,把季节变化和人生感慨完美融合。最妙的是所有景物都带着秋的滤镜——风是金色的,云是慵懒的,落叶像打碎的调色盘,连声音都带着空旷的回响,读着读着就让人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