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亚子用亚子赠秋叶韵

十载江南历劫灰,松陵今得见清才。
伯鸾未死犹堪识,子玉沉酣莫漫猜。
三尺琼碑两行泪,一抔黄土万般哀。
西湖本是伤春地,开到荼蘼燕不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亚子的,借用了亚子写给秋叶的诗韵,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十载江南历劫灰,松陵今得见清才":诗人说自己在江南经历了十年的动荡岁月("劫灰"比喻战乱或苦难),如今在松陵(地名)终于见到了才华出众的亚子。"清才"二字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暗示了在乱世中保持高洁品格的不易。

颔联"伯鸾未死犹堪识,子玉沉酣莫漫猜":用梁鸿(字伯鸾)和崔瑗(字子玉)两位历史人物作比。前句说友人像梁鸿一样品格高尚,值得交往;后句用崔瑗嗜酒的典故,可能是说友人也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劝人不要妄加揣测。

颈联"三尺琼碑两行泪,一抔黄土万般哀":情绪突然转折,提到墓碑和黄土,暗示有亲友离世。"琼碑"指精美的墓碑,"两行泪"与"万般哀"形成强烈对比,用具体数字表现无限哀思,凸显生死相隔的悲痛。

尾联"西湖本是伤春地,开到荼蘼燕不回":将视线转向西湖,说这里本就是令人感伤的地方,如今春花凋谢(荼蘼是春末夏初开的花),连燕子都不再归来。用春尽燕不归的景象,暗喻友人离散或逝去,留下无限怅惘。

全诗从重逢的喜悦写到生死离别的哀伤,通过"劫灰""琼碑""黄土""荼蘼"等意象,在时空转换中展现乱世中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诗人将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赞赏、对逝者的追念、对时局的感慨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情感深沉,最后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