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人生态度,批判了贪图名利的行为,赞美了坚守本心的品格。
前四句用两个典故开篇:务光拒绝当皇帝,鲁仲连拒收千金报酬。诗人用这两个例子说明,真正的君子不会被外在的名利诱惑,他们看重的是内心的操守。正因如此,他们的美名才能流传千年。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讽刺那些为蝇头小利奔走钻营的小人。"刀锥子"这个比喻很形象,把贪利之人比作拿着小刀锥子到处钻营的样子,生动刻画出他们汲汲营营的丑态。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看到这种现象很有感触,于是高声吟诵《考槃》这首隐逸诗。这里用《诗经》中赞美隐士的篇章,含蓄表达了自己向往高洁品格的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强烈的对比:一边是流芳百世的君子,一边是追逐私利的小人;一边是万乘之尊和千金重赏,一边是刀锥般的微利。通过这种鲜明对比,诗人告诉我们: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获取多少利益,而在于保持怎样的品格。这种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考,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