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前韵与蘅圃追话旧游

岁月如奔流,一去不复西。
叹息十年内,亲串长分携。
平生万里游,入不谋诸妻。
结交得龚五,登涉穷山溪。
两客旧燕馆,三过前隋堤。
酸寒帽擪耳,哦诗声凄凄。
求名等说饼,欲速空吹齑。
嘈嘈杂竽音,抱瑟徒干齐。
去来埃风中,不惜羸马蹄。
臼日似夜行,往往要路迷。
䙰褷拳足鹭,咿喔断尾鸡。
春晚归故园,竹篙插莲泥。
耦耕约沮叟,同扶牛后犁。
夏税望麦陇,秋租登稻畦。
百指得一饱,满屋无饥啼。
朅来次畿曲,访道寻石闺。
薇省十日留,痛饮黄支犀。
归人捷于鸟,土甑仍羹藜。
寄尔村居图,一作惊蛇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人在回忆自己过去十年的漂泊生活,感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

开头说时间像河水一样哗啦啦流走,十年里亲朋好友都分散了。他这个人喜欢到处跑,说走就走连老婆都不告诉("入不谋诸妻"这句挺有意思,活脱脱一个潇洒直男形象)。路上遇到个叫龚五的好哥们,俩人一起爬山玩水,在北京老胡同、隋堤这些地方都留下足迹。

中间部分特别生动:他自嘲穷得帽子都压耳朵,还非要酸溜溜地念诗;想出名就像画饼充饥,着急也没用;在官场里就像滥竽充数的乐手,根本混不出名堂。用"断尾鸡"形容自己狼狈,用"夜行迷路"比喻人生困惑,这些比喻特别接地气。

后来回老家种地那段很温馨:春天插秧、夏天等麦熟、秋天收稻子,虽然全家老小("百指"就是十口人)勉强吃饱,但至少不用挨饿。最后提到去京城访友,喝了十天酒("黄支犀"指好酒),回来继续过清贫日子,把这段经历画成《村居图》留念。

全诗妙在三点:1.用"说饼""吹齑"这种生活化比喻讲大道理 2.自黑起来毫不留情,穷酸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3.从漂泊到归农,像看了一部古代版《人在囧途》,最后回归平淡反而最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