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早至别峰庵看日出
一峰既别出,一水亦别流。
山水各有别,于兹起危楼。
楼上八牖开,正对东海头。
百怪未及藏,光已烛郁洲。
森森赤玉盘,正向案上浮。
朝景既已开,夜气始尽收。
我心亦空明,障翳一不留。
僧雏讶久淹,敬进水一瓯。
移榻阁上眠,心神与天游。
山水各有别,于兹起危楼。
楼上八牖开,正对东海头。
百怪未及藏,光已烛郁洲。
森森赤玉盘,正向案上浮。
朝景既已开,夜气始尽收。
我心亦空明,障翳一不留。
僧雏讶久淹,敬进水一瓯。
移榻阁上眠,心神与天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登上别峰庵看日出的全过程,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
开篇用"一峰一水"的对比手法,写出山水各自分流的独特景致,暗示这里是个与众不同的观景胜地。建在高处的楼阁八面开窗,像个天然观景台,正对东海方向。
日出场景写得极富画面感:夜色还未完全退去,朝阳的光芒已经照亮了郁洲岛(连云港古称)。太阳像一块红玉盘从海面升起,仿佛就浮在眼前的桌案上。这里用"森森"形容太阳,既表现其光亮刺眼,又暗含庄严感。
随着晨光驱散夜雾,作者的心境也随之明朗起来,所有烦恼都像被阳光照散的雾气一样消失无踪。连寺庙里的小和尚都惊讶作者看日出入迷太久,贴心地端来茶水。
最后两句最妙:作者直接把床搬到楼阁上躺着,让心神继续在天地间遨游。这种孩子气的举动,把看日出后的舒畅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通过日出景象与内心感悟的自然交融,传递出天人合一的禅意。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