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

王命弛驱不敢轻,文书要覈去来情。
青山步步生幽意,碧涧悠悠趁远程。
春浅禽声犹自小,泥酥马迹正宜晴。
地名见说名双路,便舍崎岖就坦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出差的旅途见闻,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生选择的巧妙结合。

前两句写公务在身的紧迫感:接到朝廷命令不敢怠慢,认真核对文书中的行程细节。这里可以看出主人公严谨的工作态度。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旅途风景:沿着青山行走,每一步都让人感到宁静;清澈的溪水仿佛在陪伴着漫长的旅程。初春时节鸟鸣声还很稚嫩,雨后松软的泥土上留下清晰的马蹄印,正好适合晴天赶路。这些描写用"禽声小""泥酥"等细腻的观察,把早春特有的清新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点题:听说这个地方叫"双路"时,果断选择了平坦好走的路。这个结尾很妙,表面是说选路,实则暗喻人生选择——当面临困难与顺利两条路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更轻松的那条。把地名和人生哲理自然结合,既点明题目,又引人深思。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讲述旅途故事,却在平凡的细节中藏着智慧。公务的严肃与山水的悠闲形成有趣对比,最后的选择又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又意味深长的作品。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