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楼台边梧桐树的高雅景象,充满神话色彩和音乐美感。
前两句写梧桐树的高大挺拔:百尺高的梧桐树笔直耸立,树根处覆盖着紫色苔藓,在盛夏时节为楼台洒下一片清凉绿荫。这里用"亭亭"形容树木的挺拔姿态,"紫苔"的细节增添了古朴幽静的氛围。
后两句展开奇妙想象:微风吹过梧桐叶,沙沙声如同琴弦拨动,让人联想到神话中凤凰非梧桐不栖的典故。诗人巧妙地把自然风声比作琴声,暗示这棵梧桐如此高贵,连白天都能吸引天池的凤凰前来栖息。"白昼天池"的设定打破了凤凰只在夜间出现的传统想象,赋予画面更强烈的神奇色彩。
全诗通过梧桐树这个意象,将自然景物、音乐美感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高雅境界的向往。最妙的是把普通的风吹树叶声想象成吸引神鸟的琴音,让平凡的夏日景象瞬间充满仙气,体现了古人"万物有灵"的诗意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