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辱西亭见问走笔奉柬

伏枕绵绵朝复昏,故人枉讯慰愁魂。
须知摩诘非婴疾,待子来参不二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生病卧床时,朋友前来探望的感动之情。

前两句"伏枕绵绵朝复昏,故人枉讯慰愁魂"直白地描述了病中状态:整天躺在床上,从早到晚昏昏沉沉。这时老朋友特意来问候,温暖了作者忧愁的心灵。"枉讯"是谦辞,意思是劳烦对方来问候自己。

后两句用了王维的典故:"须知摩诘非婴疾,待子来参不二门"。王维字摩诘,晚年信佛。这里作者自比王维,说自己并非真的病重,而是像王维那样在病中参悟佛法。最后一句更巧妙,表面说"等你来一起探讨佛法",实则表达"你的探望就是最好的良药"。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把病中的孤寂、友情的温暖、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都融入短短四句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病痛中依然保持幽默与智慧的态度,把朋友探望说成是"一起参禅",既化解了病痛的沉重,又升华了友谊的意义。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