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四首 其十一
淮阴万少年,王孙独鹊起。
贪狼绊京索,批亢无坚垒。
燕赵既探囊,三齐复折箠。
假王化为真,昼绣荣闾里。
煦妪命亭长,为德何当尔。
再拜谢君王,小人诚自耻。
岂知平生言,怲怲犹在耳。
穷鸟空入怀,竟负钟离子。
明朝走狗烹,公亦随亡矣。
咄咄鲁朱家,匹夫犹隐死。
贪狼绊京索,批亢无坚垒。
燕赵既探囊,三齐复折箠。
假王化为真,昼绣荣闾里。
煦妪命亭长,为德何当尔。
再拜谢君王,小人诚自耻。
岂知平生言,怲怲犹在耳。
穷鸟空入怀,竟负钟离子。
明朝走狗烹,公亦随亡矣。
咄咄鲁朱家,匹夫犹隐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故事,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分析如下:
1. 少年得志:开头说淮阴(韩信老家)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唯独韩信像鹤立鸡群般崛起。他像饿狼冲破束缚(指刘邦早期对他的压制),打仗专挑敌人要害,攻无不克。
2. 战功赫赫:用"燕赵探囊取物""三齐折树枝"这种生活化比喻,形容韩信轻松拿下燕赵、齐地。从"假齐王"变成真齐王,穿着华服回乡炫耀,达到人生巅峰。
3. 命运转折:用"亭长给饭"的典故(韩信落魄时受亭长妻子冷眼),暗指刘邦表面施恩实则猜忌。韩信拜谢君王时自称"小人",其实暗藏讽刺——当初刘邦承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的誓言还在耳边呢。
4. 悲剧结局:用"穷鸟投怀"比喻韩信走投无路时投靠刘邦,却辜负了钟离昧(项羽旧部,韩信为自保杀了他)。最后像"杀狗煮肉"一样被吕后诱杀,而当初庇护过他的鲁国侠客朱家,作为平民反而善终。
核心讽刺:通过韩信大起大落的一生,揭露封建帝王"狡兔死走狗烹"的残酷。最妙的是结尾对比——没文化的朱家能隐居保命,天才军事家韩信却难逃政治算计,用反差凸显权力游戏的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