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容甫

汪生七龄失所怙,交亲一旦弃如土。
任氏遗孤衣葛衣,谢朓书堂掩蓬户。
贤哉生母备艰辛,十指纺绩易米薪。
夜深教生读经史,生年二十歌采芹。
上堂拜母母色喜,文名藉藉惊乡人。
生才有如此,生岂常贱贫。
人情冷暖不足道,白衣苍狗驱浮云。
冰霜自是生成德,利器原从盘错识。
由来人定可胜天,柳母丸熊欧画荻。
秋风鹰隼好腾骞,立身廊庙师昔贤。
好将母氏劬劳状,胪入兰台列女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叫汪容甫的年轻人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辛勤培养下成才的励志故事。

开篇用"七龄失所怙"点明汪容甫七岁丧父,亲戚朋友都疏远他们母子,生活陷入困境。"衣葛衣"(穿粗布衣)、"掩蓬户"(住茅草屋)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他们的贫困生活。

中间部分着重描写汪母的伟大:她靠双手纺纱织布换米("十指纺绩易米薪"),深夜还坚持教儿子读书。在母亲培养下,汪容甫二十岁就考取功名("歌采芹"指考中秀才),让乡里人都惊叹不已。

诗人用"冰霜"比喻艰难环境反而磨炼品德,"利器"需要磨刀石来打磨,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柳母丸熊欧画荻"用三个历史上有名的贤母典故,赞美汪母的教育。

最后鼓励汪容甫要像秋风中高飞的鹰隼,将来在朝廷做官时,要把母亲的辛劳事迹上报史官,让母亲的美德流传后世。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生动的比喻,歌颂了平凡母亲的伟大,也展现了寒门学子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最打动人的是母子相依为命的温情,以及"人定胜天"的积极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