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民面对干旱时的焦虑和无奈。
开头用"泥滑滑"的鸟叫声起兴,这种鸟叫声前后呼应,营造出连绵不绝的听觉效果,暗示旱情持续不断。诗人直接点出去年冬天没下雪,今年春天又持续干旱三个月,农田里的麦子都枯死了。
"月如金,日如血"的比喻很形象:月亮像金子一样闪亮,太阳像血一样红,说明天气异常炎热干燥。当地官员(使君)为了求雨在田间奔走祈祷,诗人最后对鸟儿说:你别再叫"泥滑滑"了,这叫声让人更心烦。
全诗通过鸟叫声、干旱景象、官员求雨等细节,真实反映了农民靠天吃饭的艰难处境。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感染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天灾面前人们的无助和期盼。诗中鸟叫声的反复出现,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是这首诗最独特的艺术手法。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