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朋友来访的清新画面,充满了自然生机与人情温暖。
前两句写景:长满花草的河岸与繁华的江城相连,弯弯曲曲的小巷里,薄雾在精致的屋檐间缭绕。这里用"绮树""曲巷"等意象,营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眼:透过窗户看见柔弱的柳枝还挂着昨夜的雨滴,水面上飘荡的蛛丝反射着晴天的阳光。林间野花落在草地上像随意写成的字,山鸟呼唤同伴的鸣叫声各有特色。这些细节描写特别生动——雨滴像被柳枝"衔"着,蛛丝"带"着阳光,野花自然排列如文字,鸟鸣仿佛在喊朋友的名字,把雨后万物复苏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点题:诗人说自己整个春天都卧病在家,门前小径长满野草藤蔓。但朋友来访时,他还是挣扎着起身清理杂草迎接。这个结尾突然从写景转入叙事,通过"扫榛荆"这个动作,把病中见友的欣喜之情表达得含蓄又真挚。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访友小事写得如诗如画:前六句用细腻的笔触铺垫环境,最后两句突然注入人情温度,让自然美景有了情感落点。特别是"衔宿雨""带新晴"这类拟人写法,让景物都活了起来,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温暖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