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春十首 其四

低迷笼树烟,明净当霞日。
阳燄波春空⑴,平湖漫凝(一作疑)溢。
雪鹭远近飞,渚牙浅深出⑵。
江流复浩荡,相为坐纡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畔的宁静画卷,用自然景物传递出悠然与壮阔交织的情感。

开篇用"树烟朦胧"和"霞光映日"的对比,像用淡墨和亮色在画布上晕染,营造出春日清晨的朦胧美感。"阳燄波春空"一句尤为生动,阳光像火焰般在春水上跳动,让平静的湖面突然有了生命力。

中间四句是动态特写:白鹭如雪片远近飞舞,沙洲上的嫩芽深浅交错,这些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特别是"渚牙"的比喻,把初生的植物比作牙齿,既显稚嫩又暗含生机勃发之力。

结尾笔锋一转,浩荡江流与人的愁绪形成奇妙呼应。坐在江边的诗人,将流动的江水与郁结的心事相对照,让自然景象成为情感的出口——春水能肆意奔流,而人的愁绪却只能迂回萦绕。

全诗妙在"静中有动":朦胧的树烟里藏着飞舞的白鹭,平静的湖面下暗涌春潮,最终都汇入浩荡江流。这种动静相宜的写法,把春日既温柔又充满力量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