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
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
悟理心无著,求缘塔有灵。
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水寺庙图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禅意感悟,传递出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前两句写景:白天的山林被朦胧烟雾笼罩,楼台在翠绿山色中若隐若现,像被天然屏风遮掩。这种朦胧感立刻营造出神秘幽远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细节展现寺庙的灵性:猿猴攀爬着古树("太子树"可能指珍贵古木),飞鸟驻足聆听诵经声。诗人由此感悟——理解佛理后内心不再执着,而佛塔似乎真有灵性,能回应人们的祈愿。这里把动物、建筑都写活了,暗示万物皆有佛性。

最后两句写归途:诗人乘车离开不远,回头看见暮色中几座青峰静静矗立。这个结尾余韵悠长,数峰青翠的画面既是对实景的定格,也象征佛法如青山般永恒宁静。

全诗妙在"有声有色":烟雾、翠色、猿鸟、诵经构成立体画卷;更妙在"有动有静":猿攀鸟听是动态生机,暮山青峰是静态永恒。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景物中自然体会禅意——世间纷扰如过眼云烟,唯有心灵悟道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