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出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人们在做事情和对待他人时,如果以利于他人为出发点,即使是疏远的人也容易和睦相处;但如果以损害他人为出发点,即使是父子之间也会疏远甚至产生怨恨。
注释越人:指居住在我国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越族人,这里比喻关系疏远的人。
赏析与他人相处,应抱有宽容大度的态度,这样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如果只谋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就会出现人人自危的局面。
现代解析
这句话讲的是人与人相处的核心逻辑:做事时如果总想着对别人有利,哪怕是陌生人也容易和睦相处;如果总想着算计别人,就算是亲父子也会反目成仇。
用现代生活举例就很好懂:
1. 同事合作时,主动分享资源的人会赢得信任,团队效率更高;而处处防着同事、总怕别人占便宜的人,最后往往被孤立。
2. 家长教育孩子,若是真心为孩子成长考虑,孩子即使被批评也能感受到爱;若只是为了控制孩子或发泄情绪,再好的道理也会变成伤害。
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越人"(陌生人)和"父子"(至亲)的极端对比,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人际关系真相:关系的亲疏远近,本质上不取决于血缘或身份,而取决于你待人处事时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利他"还是"害他"。就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暖,算计到哪儿哪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