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出自 宋代 苏轼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译文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注释鸿:鸿雁。有信:有信用,指其秋日南飞,春日北归。了无痕:完全没有痕迹。
赏析此句妙在虚实离即之间,词人写出一种“春梦了无痕”的虚无境地,人之如候鸟,人生的一切经历、一切思绪,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可见词人失意中难以消除的痛苦。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两个生动的比喻,道出了人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前半句"人似秋鸿来有信",把人与人之间的约定比作秋日准时南飞的大雁。大雁每年固定时节迁徙,就像重诺守信的朋友,说好见面就一定会来。这里藏着对诚信之人的赞赏,也透露出对守约重逢的期待。
后半句"事如春梦了无痕"则用清晨易逝的春梦比喻人生经历。那些让你欢喜或忧愁的往事,醒来后就像梦一样抓不住痕迹。既说出了记忆的不可靠,也暗含对过往的释然——既然留不住,不如洒脱放下。
两句对比强烈:一个强调"有迹可循"的可靠,一个突出"转瞬即逝"的虚幻。诗人用这种反差告诉我们:要珍惜守信的人,也要看淡如烟往事。这种既认真又豁达的生活智慧,正是诗句打动人心的地方。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