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场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画面感十足:前一句"石门流水遍桃花"像电影镜头——山间的石门旁溪水流淌,两岸开满桃花,粉红的花瓣可能还飘落在水面上。这种鲜活的画面让人瞬间联想到与世隔绝的天然美景。
2. 巧妙用典:后句"秦人家"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武陵人发现秦代避难村民的故事),但诗人不说破,而是用"我也到过"这种亲身经历式的表达,让读者自然联想到那个理想世界。
3. 双重意境:表面写景,实则寄托理想。桃花源代表古人向往的没有战乱、平等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说"我也到过",可能是真的见过类似美景,更可能是表达自己内心保有这种纯真向往。
4. 语言魅力:用"遍"字突出桃花开得热烈,用"曾到"制造亲切感,就像现在人说"我也去过那个网红打卡地"一样通俗,但承载着深厚文化记忆。整句诗把深奥的人生追求,包装成了清新自然的游记片段。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