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紫陌洛城东。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译文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

注释紫陌:紫路,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此指洛阳的道路。洛城:指洛阳。

赏析此句点出词人游玩的地点——“洛城东”,描写了此处翠柳飞舞的迷人景色,透露出词人游玩的喜悦之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洛阳城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1. "垂杨":路边杨柳枝柔软低垂,像绿色帘幕一样随风轻摆,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柔美。

2. "紫陌":洛阳城的主干道在阳光下泛着紫红光泽(可能是朝霞映照或尘土反光),既显都市繁华,又带着梦幻色彩。

3. "洛城东":点明具体地点是洛阳城东,这座历史名城自带文化厚重感,让人联想到车马往来的热闹景象。

整句诗通过三个简洁的意象组合,就像用手机拍下了一个春日短视频:柔柳轻拂的街道、泛着紫光的路面、古城东边的晨光,既有自然之美,又充满人间烟火气。最妙的是没用一个动词,却让读者仿佛看见杨柳在动、光影在变、整个城市正在苏醒,这种"静态中见动态"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