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鸟儿们开心地找到了筑巢的树枝,而我也同样喜爱自己简陋的小屋。
诗人用鸟儿的快乐暗喻自己的心境——就像小鸟在树枝上安家感到满足一样,诗人虽然住在简朴的茅屋里,却觉得特别温馨自在。这里有两层巧妙之处:
1. 用鸟说人:表面上写鸟儿安家,实际是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阳台上筑巢的麻雀,会联想到"有个小家真好"。
2. 对比之美:把鸟儿的树枝和人的茅屋相提并论,说明不需要豪宅华屋,简单的住所同样能带来幸福。就像现在有人放弃大城市公寓,选择乡间老屋改造,享受返璞归真的乐趣。
这种写法把深刻的哲理藏在日常景象中,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住所多豪华,而在于内心是否感到安宁。就像今天很多人追求的"极简生活",重点不在物质多寡,而在心灵是否真正感到满足。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