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出自 唐代 张敬忠 《边词》

译文五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二月时分垂杨尚未发芽。

注释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张仁愿所筑西受降城即在其西北。旧来:自古以来。未挂丝:指柳树还未吐绿挂丝。

赏析诗人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意象,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暗含了戍边将士对故乡长安的思念之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北方五原地区春天来得特别晚的景象。诗人用最普通的杨柳作为观察对象,说二月本该是柳条抽芽的季节,可这里的杨柳却连嫩芽都没冒出来。这种写法特别巧妙,就像我们现代人用"连迎春花都没开"来形容倒春寒一样通俗又生动。

诗人没有直接说"五原的春天好冷啊",而是通过杨柳不发芽这个具体现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春寒料峭的滋味。这种"用小事说大景"的手法,就像拍电影时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整体氛围,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

这种写法特别容易引发共鸣——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该暖和却突然降温"的天气,诗人捕捉的就是这种生活里常见的遗憾感。他用"旧来迟"三个字,透露出当地人对于春天姗姗来迟的无奈,这种情绪跨越千年依然能让我们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