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出自 元代 赵禹圭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山水画卷,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丰富的画面感。
1. "长江浩浩西来"——开篇就用"浩浩"二字让读者听到江水奔流的声音,仿佛看到长江从遥远的西方奔腾而来的气势。这种写法不需要任何修饰词,直接用动态的"西来"就让画面活了起来。
2. "水面云山"——四个字就完成了从江面到天空的视角转换。江水倒映着云朵和山影,水面成了天然的镜子,把天地间的景物都融合在一起。这种写法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
3. "山上楼台"——视线继续往上移,从水面到山体,最后聚焦在人工建筑上。楼台的出现暗示了人的存在,让自然景观顿时有了人文气息,整个画面就生动起来了。
最妙的是这三组意象的递进关系:先写动态的江水,再写水中倒映的静景,最后引出人文景观。就像电影镜头一样,从远推近,由大到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跟着诗人的视线游览。短短十几个字,不仅写出了长江的壮美,还包含了从自然到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中国传统山水诗中"天人合一"的独特审美。
赵禹圭
汴梁人,字天锡。世祖至元间为镇江路行大司农司管勾。文宗至顺元年累迁镇江路判官,三年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