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农家小院画面,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
"榆柳荫后檐"是说屋后榆树柳树枝叶茂密,像一把绿色大伞遮住屋檐。树荫带来清凉,也暗示主人懂得利用自然布置家园。树与房屋相互依偎,既有实用功能,又构成一幅有层次感的风景画。
"桃李罗堂前"描写门前桃树李树整齐排列,开花时如彩霞落院,结果时枝头累累。一个"罗"字让人看到树木被精心打理的模样,既美观又能收获果实,体现中国人"实用与审美结合"的生活智慧。
两句通过前后对应的空间布局,用榆柳的素雅对比桃李的明艳,构成完整的院落景观。没有直接抒情,但透过对树木的细致安排,能感受到主人热爱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这种将劳动成果与自然馈赠融为一体的生活场景,正是中国传统田园生活的诗意写照。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