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出自 唐代 李贺 《开愁歌》

译文萧瑟秋风吹得大地百草枯干,傍晚时分,寒气袭人,路旁的花树呈现出愁惨的容颜。

注释晚寒:傍晚的寒气。

赏析此句融情于景,秋风萧瑟,草木干枯,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愁思,为全诗奠定了凄苦的情调。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秋风像扫帚一样刮过大地,把野草都吹得干枯发黄("百草干")。远处华美的树木("华容")和青绿的植物("碧影")在傍晚的寒气中显得格外冷清("生晚寒")。

诗人用两个对比强烈的画面传递出秋日的双重性格:
1. 前半句是动态的破坏力——秋风横扫一切的粗暴
2. 后半句是静态的凄美感——草木在寒气中倔强挺立的姿态

"生晚寒"三个字特别巧妙,把无形的寒冷写成从草木影子中生长出来的实物,让人仿佛看到寒气像白雾一样从地面升腾而起。这种写法既真实(傍晚确实会降温),又充满诗意想象。

整句话没有直接说"凄凉",但通过干草、寒风、暮色这些意象,自然让人感受到深秋那种既壮阔又孤寂的特殊氛围。就像我们秋天看到落叶纷飞时,既觉得壮观又会莫名伤感一样。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