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夜荷塘图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浮香绕曲岸"——用鼻子就能感受到的画面
就像夜晚散步时,忽然闻到一阵阵清甜的荷花香,这香气不是直冲冲的,而是像轻柔的丝带一样,沿着弯弯曲曲的池塘岸边飘荡,时浓时淡地萦绕在行人身边。
2. "圆影覆华池"——用眼睛看到的动态美景
这里把荷叶比作一个个圆圆的绿色伞盖,月光下它们的倒影层层叠叠铺满整个池塘。"覆"字用得特别妙,让人仿佛看到荷叶从中心向外舒展,渐渐盖住水面的动态过程。
3. 诗句的巧妙之处在于:
- 调动多重感官:既有嗅觉的"香",又有视觉的"影"
- 用动态描写静物:"绕"和"覆"让静止的景物活了起来
- 形成对称美:前句写岸边香气,后句写池中倒影,构成完整画面
4. 传递的意境:
短短十个字就让人感受到夏日池塘那种静谧而不失生机的美,既有荷花的清雅,又有月夜的宁静,还带着几分朦胧的诗意,就像用文字绘制的工笔画。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