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出自 清代 蒋春霖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译文含着眼泪与东风作别,举起酒杯将愁绪浇向飘飞的柳絮。即使柳絮化作了浮萍,仍旧满怀愁绪,劝君不要再向那遥远的、未知的天涯飘荡而去!
注释弹泪:掉泪,流着眼泪。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飞絮:飞舞的柳絮。化了浮萍: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莫:不要。
赏析此句写告别“东风”的悲苦之怀、系心“飞絮”的眷恋之意,流露出黯淡哀怨的词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道出了离别的愁苦和人生的无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弹泪别东风"
像用眼泪送别春风一样,形容人在美好事物消逝时的伤感。东风代表春天的生机,而"弹泪"这个动作把无形的悲伤写得像看得见的雨滴,画面感极强。
2. "把酒浇飞絮"
借酒消愁却更添愁绪。柳絮象征漂泊无定,用酒去"浇"飞絮,就像试图用烈酒麻醉漂泊之苦,结果反而让愁绪和柳絮一样漫天飞舞。
3. "化了浮萍也是愁"
用浮萍比喻命运不由自己掌控。就算柳絮落入水中变成浮萍(古人认为浮萍是柳絮所化),依然摆脱不了随波逐流的愁苦,说明人生困境的难以逃脱。
4. "莫向天涯去"
最后一句是痛彻的劝阻。明明知道远方有更多艰难,却不得不漂泊,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矛盾,让离别显得更加悲凉。
整体魅力在于:
把常见的自然景物(东风/柳絮/浮萍)变成情感载体,用"弹泪""浇酒"这种非常规动作强化情绪,最后落脚到所有漂泊者的共同困境——明知前路艰难却不得不前行,这种共鸣穿越时空依然打动人心。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