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出自 《警世通言·卷十五》

译文国家端正天意就顺应,官吏清廉人民就安定。

注释天心:犹天意。

赏析此句是对理想国家治理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创造一个更加公正、透明、廉洁的政务环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众的安居乐业。

现代解析

这句古话用大白话讲就是:当国家政策公正合理,符合民心时,社会自然和谐顺畅;当官员廉洁清明时,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它揭示了治国理政的两个关键点:

1. 政策要接地气
"国正"不是指摆架子,而是说国家制定的规则要像量体裁衣一样合身。比如现在政府做决策前搞民意调查,就是让政策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政策对路了,大家日子好过,社会矛盾自然就少。

2. 当官要干净
"官清"就像现在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不贪不占,办事公平透明,群众才信服。就像小区物业认真服务,业主就愿意交物业费;村干部不捞油钱,村民就愿意跟着干。这种良性循环就是"民自安"。

这句话厉害在把复杂的治国道理,用"政策-民心""官员-百姓"两组简单关系就说透了。就像做饭,火候(政策)合适、食材(官员)新鲜,自然能做出好菜(社会稳定)。直到今天,很多地方挂的"风清气正"标语,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的现代版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