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

译文瞿塘水流声嘈杂,有十二处水滩。在这其中,道路历来都很难行走。

注释瞿塘: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嘈嘈:犹吵吵。

赏析此句描绘出瞿塘峡的险阻形势,“嘈嘈”,指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犹言险滩之多,其险绝情况可以想见。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说瞿塘峡那段水路特别险——江里密密麻麻排着十二处险滩,自古以来船走到这儿都犯难。

诗人用了个很妙的拟声词"嘈嘈",像我们平时说"哗啦啦的水声",一下子让人听见江水撞在礁石上的轰响。数着"十二滩"告诉你不是一两处麻烦,而是一连串的障碍。后句"古来难"三个字特别有分量,等于说"从老祖宗那辈起就没容易过",把个人经历升华成了千年共识。

这种写法高明在:先用声音让你身临其境,再用数字制造压迫感,最后用历史感引发共鸣。就像现在有人说"这段盘山公路十八弯,老司机都发怵",既具体又让人感同身受。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