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出自 唐代 李白 《游泰山六首》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一棵高耸入云的松树,站在远处看却显得不足一尺高。诗人用夸张的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两种视角下的奇妙反差。

核心魅力在于三点:
1. 空间魔术: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把千米高的松树压缩成玩具大小,像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特殊效果,让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张力。
2. 人生隐喻:暗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当我们身处事外时,再宏伟的事物也会显得渺小,启发人们用更超脱的眼光看问题。
3. 数字反差:用具体数字"霄汉"(天顶)和"不盈尺"形成强烈对比,像用天文望远镜看星辰,既显宇宙浩瀚,又衬人类渺小。

这种写法比直白说"山很高"高明百倍,就像现代人用"蚂蚁看摩天楼"的比喻,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从仰视到俯视的视角切换,瞬间体会到自然的壮美和人类的谦卑。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