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出自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译文若没有经历过他人所遭受的困苦,请不要勉强(或要求)他人践行你所认为的善。

注释经:经过,经历。

赏析此句强调在劝告他人善行之前,应该首先了解他人所经历的困难和苦难。

现代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别人遭受的痛苦,就不要轻易劝人家要大度原谅。

它的核心在于强调“共情”的重要性——在评判他人或给出建议前,要先试着理解对方的处境。比如:

1. 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个人被欺负后选择不原谅,旁观者如果轻飘飘说“算了吧”,反而会让人更憋屈。因为说话的人根本没体会过当事人的委屈。

2. 痛苦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你觉得小事一桩的事,对别人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失恋,有人三天能放下,有人三年都走不出来。

3. 真正的善意是倾听,不是说教
比起急着劝人“看开点”,不如先问问“你还好吗?”——承认别人的痛苦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尊重。

这句话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戳中了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常常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衡量别人,却忘了有些伤口看不见。它提醒我们:在开口前,先想想“如果我是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