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出自 《临江仙·和子珍》

译文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时间匆匆,春天一下就过去了。

注释春三:春季的第三个月。

赏析词人以芭蕉和丁香为描写对象,以物之愁喻人之愁,春去匆匆,幽情难遣,流露出伤春之意。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暮春画面,用两种植物道出了时光流逝的淡淡愁绪。

"芭蕉不展"说的是芭蕉叶还紧紧卷着没有舒展开——这本是初夏才有的景象,但诗人用"不展"二字让叶子仿佛有了心事,像人一样愁眉不展。"丁香结"则指丁香花簇拥成团的花苞,古人常用"丁香结"比喻愁绪萦绕心头。两种植物并肩出现,就像两个都带着心事的人。

"匆匆过了春三"是点睛之笔:原来这份愁绪来自春天将尽的怅惘。"春三"指农历三月的暮春时节,"匆匆"二字让读者仿佛看见时间像个小偷,轻手轻脚地偷走了整个春天。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愁",而是让芭蕉和丁香替他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惆怅感更绵长。

整句诗妙在把看不见的"时间流逝"和摸不着的"心中愁绪",通过芭蕉叶和丁香花变得肉眼可见。就像现代人拍短视频时用飘落的樱花表现时光飞逝,古人早就懂得用植物当情感代言人。这种把情绪藏在景物里的写法,既温柔又有余味,让人读完后,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春日惆怅,突然就有了形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