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出自 唐代 秦韬玉 《贫女》

译文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注释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怜:喜欢,欣赏。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时世:当世,当今。

赏析诗人刻画了一个鲜明的贫女形象,将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的苦痛和孤独,也反映出诗人自矜自傲的高贵品质。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在讨论“真正的美”和“跟风打扮”之间的对比。

“谁爱风流高格调”可以理解为:真正有品位的人,喜欢的是那种自然洒脱、不随大流的气质。就像现在有人穿衣服不追爆款,而是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穿搭,追求的是独特个性。

“共怜时世俭梳妆”则是说:可惜现在大家都跟风追捧那种简单朴素的打扮(“俭梳妆”指当时流行的素淡妆容)。就像今天全网模仿某个网红造型,结果人人都打扮得差不多,反而失去了个人特色。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对比手法,把“独特审美”和“盲目跟风”放在一起,让人立刻感受到差异
2. “怜”字用得巧妙,既说“大家都喜欢”,又暗含“可惜大家都只会模仿”的双重意思
3. 直到今天还能引发共鸣——我们身边不也常有“全员格子衫”“全网小白鞋”这种跟风现象吗?

诗人用短短14个字,就把一个跨越千年的审美困境说透了:真正的风格需要勇气,而多数人选择了安全牌。这种对人性观察的穿透力,正是经典永流传的原因。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