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出自 唐代 于鹄 《巴女谣》

译文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注释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赏析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刻画出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形象,颇具山乡风味,十分清新动人。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农家女孩悠闲地骑在牛背上,哼唱着当地的民歌小调("竹枝"是巴蜀一带的民间曲调)。此时江边正是莲藕抽丝、菱角叶茂的季节,整个场景充满自然生机。

诗人通过三个生活片段:
1. "巴女骑牛"——展现乡村孩子的质朴生活
2. "唱竹枝"——用歌声带出地方特色
3. "藕丝菱叶"——用当季植物点明时令

这种写法妙在:
- 不用一个"美"字,却通过骑牛、唱歌、植物等具体事物,让人感受到夏日的闲适之美
- 像随手拍的生活短视频,有声音(民歌)、有画面(骑牛女孩)、有背景(江边植物),生动立体
- "藕丝菱叶"的细节选择特别精准,既交代了夏季时令,又暗含"藕断丝连"的缠绵意境

整句诗就像用文字绘就的水墨画,把平凡的生活场景写得清新自然,让人读来仿佛能闻到荷塘清香,听到少女的歌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