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古代朝堂场景,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半句"元老侑坐须眉古"说的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们端坐在朝堂上,他们花白的胡须和眉毛透着沧桑感,一看就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须眉古"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就像我们看见白发老人会自然产生敬意一样。
后半句"虎臣立侍冠剑长"刻画的是:威风凛凛的武将们佩着长剑、戴着高冠,像猛虎般挺拔地站立在两旁。"虎臣"这个比喻既表现了武将的勇猛,又暗示他们像老虎守护领地一样忠诚护卫着朝廷。
整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元老"和"虎臣"的对比,展现了文臣武将各司其职的朝堂格局
2. "须眉古"和"冠剑长"这两个细节描写,就像特写镜头一样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 通过"坐"和"立"的不同姿态,暗含了古代朝廷的礼仪规矩
4. 短短十四个字就勾勒出完整的权力中心画像,有白发智者,也有铁血护卫
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用"老教授推着眼镜"和"特种兵握着钢枪"这样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群像,既简洁又有画面感。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