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山苍,河水黄。

出自 唐代 韩愈 《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最简练的画面勾勒出北方山水的壮阔景象。"条山苍"说的是山脉连绵起伏,像一条青色巨龙横卧大地;"河水黄"则描绘出浑浊的黄河水奔腾不息的动态。两个短句就像用大号毛笔蘸饱颜料,在纸上唰唰两笔——青的是山,黄的是河,没有任何多余修饰,却让整个北方山河的雄浑气魄扑面而来。

这种写法妙在"用颜色说话":山的青翠让人感受到植被的生机,水的浑黄暗示着泥沙俱下的力量。两种浓烈的色彩碰撞,就像现代摄影中的高对比度画面,不需要解释就能让人瞬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力量。诗人像高明的导游,不给你念枯燥的地理资料,而是直接拉开窗帘让你看见最震撼的风景。

这种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特别适合我们现代人发朋友圈——不需要长篇大论,几个关键词配张图,就能让人心领神会。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好文字,往往是用最普通的字眼,拼出最不普通的意境。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