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出自 隋代 薛道衡 《昔昔盐》

译文在荷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碧绿的池塘水溢出池塘外,桃李的花瓣随风飘然而落,撒满树下的路。

注释沼:池塘。桃李蹊:桃李树下的路。

赏析此句写春末夏初的景物,用芙蓉、飞花两种景物,以及采芙蓉求欢等民俗事象来暗示思妇的心态,具有“状溢目前”而“情在词外”的隐秀之美。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池塘里的水漫过了荷花丛,花瓣随风飘落,铺满了桃李树下的小路。

画面感:
诗人用“水溢”“花飞”两个动态场景,让读者仿佛看到春末夏初的湿润与绚烂——雨水丰沛到漫过荷塘,枝头花朵被风吹散,轻柔地落满小径。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让画面既有荷塘水波荡漾的柔美,又有花瓣纷飞的灵动。

象征意味:
“芙蓉沼”和“桃李蹊”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象征高洁,桃李代表美好事物,而“水溢”“花飞”则暗示时光流逝、盛景难留。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隐晦地表达了对繁华易逝的感慨。

语言魅力:
诗句对仗工整(“水溢”对“花飞”,“芙蓉沼”对“桃李蹊”),读起来节奏轻快。短短十个字,既有色彩(芙蓉的粉、桃李的红白),又有声音(仿佛听见水流声、花瓣落地的细微声响),调动了读者的多重感官。

现代理解:
就像我们拍下一段视频——镜头先聚焦在雨后涨水的荷花池,水面几乎淹没荷叶;接着切换到远处,粉白花瓣随风旋转,洒在树下小路上。诗人用文字定格了这转瞬即逝的美,让人感受到自然生命的蓬勃与无常。

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 隋代诗人。字玄卿。汉族,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 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