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现代话来说,可以理解为:“南山上的鹿儿正欢快地叫着,却不知猎人已用诱饵设下圈套。”
它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画面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1. 表面美好,暗藏危机——鹿在南山自由鸣叫的场景看似和谐,实则暗含被捕捉的危险。就像生活中,某些看似诱人的机会(比如高回报投资、突然的甜言蜜语)背后可能藏着陷阱。
2. “诱饵”的欺骗性——猎人用“媒”(模仿鹿叫声的诱饵)让鹿放松警惕。这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骗局,往往用你最喜欢的东西当诱饵,让人主动上钩。
3. 对弱者的隐喻——鹿象征单纯或弱势的群体,容易因缺乏戒备而受害。即使身处自然家园(南山),也难逃被算计的命运,传递出一种无奈感。
整体精髓:用动物世界的生存规则,影射人类社会中隐藏的险恶。提醒人们保持清醒,别被表面美好的假象蒙蔽。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