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出自 唐代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迷途者在陌生环境中的感受,用现代话来说就是:

"眼前这片熟悉的河山突然变得陌生,我像走进了记忆里的老地方却又认不出来;脚下的路越走越偏,不知不觉就通到了边境小城。"

诗人用"迷"和"入"两个动词,生动表现了两种状态:
1. 内心困惑:明明应该是故乡风景,却像走入了记忆迷宫(像我们突然想不起自家小区该怎么走)
2. 身体移动:不知不觉就走到偏远地带(像开车时错过高速出口,突然发现到了陌生郊区)

妙处在于把地理距离和心理感受糅在一起:
- "川原"(山河)本应熟悉,却让人"迷"路,暗示物是人非
- "道路"本为坦途,却通向"边城",暗指人生偏离预期

就像现代人回到儿时故居,发现老街拆迁改建后完全认不出来的那种恍惚感,既有空间上的迷失,也有时间带来的怅惘。短短十个字,道尽了人在变迁中的孤独与迷茫。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