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出自 唐代 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人去楼空、自然重归的静谧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砚沼只留溪鸟浴"
砚沼(古人洗砚台的小池)如今无人问津,只剩下野鸟在浅浅的水中嬉戏洗澡。这里通过"溪鸟"的随意活动,暗示曾经文人雅士聚集的书斋已荒废,自然生灵反而成了主角,传递出一种繁华褪去的寂寥感。

"屟廊空信野花埋"
屟廊(古代精美的木制回廊)早已倒塌废弃,无人踏足,野花肆意生长,把残存的痕迹都掩埋了。"空信"二字带着无奈——人们曾坚信这些建筑会永久存在,如今却被野花"打脸",凸显了时间对人工造物的无情消解。

整体精髓
诗人用"鸟浴""花埋"这种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反衬人类文明的短暂。没有直接说"这里荒凉了",而是让溪鸟和野花当"演员",生动展现"人走茶凉,自然接管"的意境。这种写法让哀愁不显得沉重,反而有种"废墟上开满小花"的诗意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与自然的永恒。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