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译文回想当初在赤阑桥等候着你,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
注释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黄叶路点名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
赏析此句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了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场景,用对比手法直击人心。
前半句"当时相候赤阑桥"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当年两人约在朱红色的栏杆桥边相见,鲜亮的红色烘托出热恋时的期待与甜蜜,连桥都因等待而有了温度。一个"候"字透露出当时心情的雀跃,仿佛能看见主人公不断张望的身影。
后半句"今日独寻黄叶路"突然切换到冷色调镜头:如今同一条路铺满枯黄落叶,独自徘徊的脚步声代替了往日的笑语。"赤阑"变"黄叶",温暖的朱红褪成萧瑟的枯黄;"相候"成"独寻",双人的等待沦为孤单的寻觅。落叶既是实景,又像被时间碾碎的记忆碎片。
最妙的是诗人用同一条路串起两个时空:桥还是那座桥,路还是那条路,但物是人非的落差感扑面而来。不用直接说"思念",却通过色彩变化(红变黄)、温度变化(暖变冷)、人数变化(双变单)三层对比,让读者自己品出那份刻骨的怅惘。就像电影蒙太奇,把热恋与失恋的两个镜头并置,所有解释都成了多余。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