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译文这世上难道会没有千里马?只不过是人群中找不到善于相马的九方皋。
注释九方皋:春秋时善于相马的人。他曾为秦穆公求得千里马。
赏析此句诗措辞自然,对仗工稳,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表达了诗人对知音者难得的感叹。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人才其实一直都有,但真正能识别人才的人却很少。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千里马"比喻有真本事的人,"九方皋"代表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诗人说世界上不缺人才,缺的是能慧眼识珠的人。
2. 就像现在很多单位总说招不到人才,其实可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负责招聘的人缺乏识别人才的能力。有些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实际能力很强,却容易被忽略。
3.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既肯定了人才的存在价值,更尖锐地指出了人才被埋没的关键原因——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4. 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是:既要努力成为"千里马",也要培养自己"九方皋"的眼光,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在职场上,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