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有恨何人觉?

出自 唐代 陆龟蒙 《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端合 一作:真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现代解析

这句话直白翻译就是:“一个人如果冷酷无情,或者内心藏着怨恨,又有谁能真正察觉到呢?”

它的精髓在于揭示了人性中一种隐秘的矛盾——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的真实情绪藏得很好,但事实上,外在的“无情”可能只是伪装,而“有恨”才是被压抑的真相。作者用反问的语气(“何人觉?”)暗示:或许别人早已看穿,只是不愿点破;又或许这种情绪根本无人关心,更显孤独。

简单来说
1. 表面与内心的反差:人可能会用冷漠掩饰痛苦,但这种掩饰本身反而暴露了内心的波动。
2. 孤独感:无论是“无情”还是“有恨”,都暗含一种无人理解、无处倾诉的困境。
3. 留白的艺术:不直接说“我很痛苦”,而是用疑问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反而更打动人。

比如,生活中有人对你突然冷淡,可能不是“不在乎”,而是因为失望却说不出口——这就是这句话的现实投射。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