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宴清都·秋感》

译文此时身居异乡,还追忆着在苏州家中曾与苏妾挑灯夜话的情景。

注释芙蓉旧院:比喻原在苏州与苏姬共居之西园。

赏析此句以景、情并叙作结,“寄相思”一语,双绾上下韵,既是上韵鸿雁传书的内容,又是下韵灯窗夜话的内容,“寒雨灯窗”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之诗意,流露出词人深深的相思之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雨夜里独坐灯前,望着窗外思念远方的场景。"芙蓉旧院"则暗示了记忆中某个充满美好往事的地方。整句话通过三个简单意象的叠加,传递出浓浓的思念之情。

"寄相思"是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寒雨灯窗"用天气的寒冷和灯光的孤寂,烘托出思念的苦涩;而"芙蓉旧院"这个具体地点的出现,让抽象的思念突然有了画面感——可能是曾经一起赏荷的庭院,也可能是留有共同回忆的某个地方。

这种表达方式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直接说"我有多想你",而是通过雨夜独坐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思念。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某个老物件会突然想起故人一样,"芙蓉旧院"就是触发诗人回忆的那个"老物件"。

短短十二个字,既有环境描写,又有情感流露,还有记忆闪回,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把思念这种抽象情感表现得既含蓄又深刻。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