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气轩眉宇。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现代解析

“逸气轩眉宇”这句话描绘的是一种潇洒不羁的气质从眉目间自然流露的状态。

我们可以拆解来看:
1. “逸气”——像云一样自由的气息,形容一个人不受拘束、洒脱自在的精神状态。比如生活中那些不拘小节、谈吐大方的人,他们身上就有这种“逸气”。
2. “轩眉宇”——眉毛和额头舒展开来,显得开阔明朗。想象一个人自信微笑时眉头舒展的样子,或者遇到开心事时神采飞扬的表情,这就是“轩眉宇”的具象化。

整句的妙处在于:
- 内外结合:内在的洒脱(逸气)通过外在的眉眼神情(眉宇)直接传递出来,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个人的风采。
- 画面感强:五个字勾勒出一个昂首挺胸、目光清朗的形象,像武侠剧中侠客迎风而立的场景,自带气场。

换成现代话来说,这句描写的就是“一个人帅而不自知,自信却不张扬”的自然魅力。它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抓住了气质外露的瞬间——真正的洒脱从来不需要刻意表现,一个眼神就够了。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