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译文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注释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孤丛:孤独的一丛。

赏析诗人用陪衬的手法,使“孤丛”更为突出,“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菊园的生动画面:满园金黄的菊花灿烂夺目,却在花海中突然冒出一丛洁白如霜的孤菊。诗人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制造戏剧性——金黄代表热闹繁华,而"霜白"象征清冷孤高,就像人群中那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这种反差美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视觉上:暖色与冷色的碰撞,如同火焰遇上冰雪
2. 数量上:群体狂欢与个体孤独的对照
3. 精神上:既赞美了菊园的热烈,更突出孤菊不随大流的品格

诗人其实借菊花说人性:世界往往追捧主流(金黄),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常是那些敢于不同(霜白)的生命姿态。就像今天我们身边,总有些人坚持自己的"白色",不盲目染成流行的"金色"。这种对独特性的欣赏,正是诗句穿越千年的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