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出自 先秦 屈原 《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再得 一作:骤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动人场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我的飞舟在茫茫天地间疾驰,始终到不了彼岸(扬灵兮未极);而那位多情的仙女(女婵媛兮),正为我忧心叹息(为余太息)。"

诗人用三个画面传递出两种情绪:
1. 求索的孤独:用"飞舟不停"比喻人生追求永无止境,就像现代人追逐梦想却总觉得差一口气。
2. 温情的慰藉:仙女的存在暗示着——纵然前路茫茫,但总有人在默默关心你。就像今天当我们拼搏时,总会有家人朋友在背后心疼地叹气。

最妙的是把"叹息"这个动作写得既温柔又有力量:仙女的叹息不是嘲笑,而是带着怜惜的鼓励,让艰难旅途多了温度。这种既写奋斗又写温情的表达,让两千年前的诗句依然能触动当代人的心。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