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冷灯青夜不眠。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寥的夜晚场景,用最朴实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情感。

"酒冷"——酒放着不喝变凉了,暗示人长时间独坐发呆,连酒都忘了饮。这种细节比直接说"我很孤独"更有画面感,让人联想到主人公心事重重、食不知味的状态。

"灯青"——油灯发出青白色的光,这种冷色调的光线既写实(古代油灯光确实偏青),又营造出清冷压抑的氛围。与现代暖黄灯光对比,更能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孤寂。

"夜不眠"——直接点明彻夜未眠的状态。前两个意象已经铺垫好情绪,最后用这三个字把所有的孤独、愁绪都收束在这个无眠的夜里。这种留白手法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是什么心事让人如此煎熬?是思念?失意?还是对人生的困惑?

整句诗的美在于用三个简单的生活片段,像电影蒙太奇一样组合出丰富的情绪。我们现代人熬夜刷手机、失眠时,其实也常经历类似的场景——饮料放凉了没喝,屏幕冷光映着脸,只是古人用更精炼的语言捕捉了这种人类共通的体验。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