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夜晚的思绪和情感。词的开头“酒冷灯青夜不眠”直接点明了场景:酒已经冷了,灯光昏暗,夜晚漫长而无法入眠。这种氛围让人感到孤寂和凄凉。

接下来的“寸肠千缕、两相牵”表达了内心的纠结和思念。寸肠千缕意味着心里有无数思绪,两相牵则暗示着某种情感上的牵挂或无法割舍的关系。

“鸳鸯秋雨半池莲”是一个比喻,鸳鸯通常象征情侣或伴侣,而秋雨和半池莲则增添了萧瑟和凋零的感觉。这句话暗示了曾经美好的关系如今已变得凄凉和分离。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进一步描绘了分离的痛苦。分飞指的是分离,红泪则象征着悲伤的泪水。晓风前则暗示了时间在流逝,痛苦却在持续。

下阕的“天远雁翩翩”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象征着远行和离别。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则表达了人与雁的距离,就像天边一样遥远,暗示了思念的人已经远去,距离感强烈。

“安排心事待明年”表达了主人公试图将心事放下,等待来年再作打算。然而,“无情月,看待几时圆”却揭示了内心的无奈和期待。月亮无情,不会因为人的情感而改变,圆月何时能来,象征着美好和团圆何时能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在夜晚的孤独、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词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分离和距离的痛苦感受,情感真挚动人。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